实验室介绍
 
 

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电话:+86 21 64696581
传真:+86 21 64390552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5号3号楼4楼

 
 最新动态 首页 > 实验室介绍 
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参加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交流会
作者: 时间:2019/11/28 点击:139

      20191121~23日,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交流会暨装配式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建筑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肖顺博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绿能再生蓝海科发展中心共同主办,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共有300多位代表参会,分别来自建筑工业化的不同领域,有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材料生产企业、施工企业、部品与装备企业等。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伟辰主持开幕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与区域发展处处长张巧显、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对学术交流会成功地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和良好的祝愿。


  围绕本次会议的议题,接下来的报告由6位主持人主持,分别是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小坤,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郭海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孙逊,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丁永君,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娄宇。交流会上,23位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良多,获益匪浅。

  郁银泉大师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诞生的背景、与现有其他几本标准的联系,并着重介绍了标准的创新点,例如明确了使用范围,对外围护和管线系统增加了要求,提出了集成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防火、防腐、隔声等问题。最后对材料与构件类型、结构类型、楼板、柱脚、位移控制、节点等章节做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郝际平会长做题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思维的角度》的主题报告,表示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不一样,它应该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所以需要从系统工程这样一个角度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随后详细介绍了团队在不同高度、不同体系的钢结构建筑中的科研成果。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汪杰董事长做题为《《装配式组合结构居住建筑一体化设计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以江苏省住建厅的一个示范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装配式组合结构的概念和优势,以及结构设计与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研究、一体化集成设计和创新。他提出,建筑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精细化设计是源头,精细化施工是措施,精细化管理是保障,科技创新是根本。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叶继红院长做题为《多层装配式轻钢建筑体系创新及其关键问题研究》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其团队的创新成果,一是提出新型组合墙体,提高了耐火时间与抗侧刚度;二是研发新型的ALC组合楼盖,解决振颤和隔声问题;三是采用连续轻钢管混凝土柱。同时结合视频介绍了足尺样板房的火灾试验,展示了火灾下各构件完整的破坏模式。最后介绍了室内火灾消防队员动态救援路径的研发。

  其他专家也都分享了十分精彩的主题报告。

  最后在闭幕式上,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娄宇大师致闭幕辞。娄宇大师表示,未来装配式建筑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建筑工业化进程一定会走得更远。希望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能够为建筑工业化事业做出贡献。

     2019年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元年。随着各种鼓励政策推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新体系、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机会和挑战并存。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的课题研究、成果转化,还是实际工程项目应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都存在很多不足,这亟需广大从业者们的不懈努力,共同促进和推动我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持续稳固健康地发展。

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5号3号楼4楼

电话:021-64696581 传真:+86 21 5459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