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会联席会议召开,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依托单位上海建科集团下属建科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荣欣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第三届“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评选工作由上海市总工会、江苏省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安徽省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旨在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赵荣欣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建设部劳模赵荣欣领衔,2019年获批市建设交通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2020年由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第十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39人,其中教授级高工5名,高工15名,博士9名,硕士27名,涵盖了桥梁工程、结构工程、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



在工作室领衔专家的“传帮带”下,共有19人次分别获得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上海工匠、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启明星(扬帆)计划、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国资骐骥高潜人才、上海土木工程科技英才、上海公路十佳工程师等人才类荣誉;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项19项,包括上海市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工作室申请发明专利32项,其中授权1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30项。
近年来,工作室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项目《城市桥隧群智慧运维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城市快速路高效低影响建造和智慧运维技术研究及示范》《基于辅助视觉的在役桥梁智能检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集成与示范》《桥梁数字化巡测与智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上海建科集团课题以及建科院课题共29项,获得政府科研经费资助640.08万元,企业投入科研经费1538万元。
工作室主要对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化智慧管理提供系统的技术、研发及咨询服务,开展交通市政行业共性技术开发,支撑市政重大工程建设,为劳模及技术骨干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不断提高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培养创新人才,为企业、为社会树立时代楷模。
工作室研究成果已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天津等全国多个省市落地应用,并服务于南浦大桥、西堠门大桥、上海和绍兴地铁等国家重大工程设施,累计服务桥梁超5000座,覆盖隧道1800余公里,近三年新增产值超9亿元。工作室成果实现了桥隧领域数字化作业与智能化评估的行业变革,有力支撑了数字中国与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